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Journal #5 My Point of View about CALL

My Point of View about CALL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CALL on Wikipedia, CALL is a tool instead of a method, and it also helps learners with limited language proficiency. Indeed, I totally agree with this for that I do benefit a lot from computer-assisted tools and materials. For example, when I was doing the translation work or writing compositions, I make good use of Concordancer and Collocations Retrieval System, which are extremely pragmatic instruments.

The idea of taking focus away from the teachers to the students 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CALL instruction design” section reminds me of Professor Lin Mon Yen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Prof. Lin said that his role in the class plays as a facilitator who guides students to think and state their own opinions. According to Prof. Lin, through student-centered activity, it is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independent thinking skill, and also learn from the counterparts. Based on the Harvard teaching style, he claims that he wishes the percentage of in class speech of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should be 30% to 70%; however, students in his class, including me, tend to have 70% to 30%. Nevertheless, I acknowledge that learners must negotiate meaning and assimilate new information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someone other than the teacher. Same as mentioned in the Wikipedia definition, learners should learn to elucidate the information and experience on their own words.

Furthermore, concerning that students tend to prefer where they have control over content, as a learner, I like the way the students have the dominance of what and how to learn. For instance, in CALL I might skip unnecessary items or doing remedial work on difficult concepts. Indeed, the computer has the role of providing attractive contexts for the use of language rather than directly providing the language the student needs.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Journal #4 Cool Things I Learned from CALL

Oh! I miss Robert so hard that we don’t have his class today!!!!!!! LOL~~

During the previous classes, I indeed learned something pretty cool from Robert.
For example, he introduced us a really powerful recorder last time which works just terribly effective, even the whisper can be recorded. I was astonished by such a great toy.
I myself have got a recorder which is the built-in function of MP4; however, the quality of recorded sound is just POOR = =
I would like to have a good one just like Robert’s. (Praying to the almighty god, let me win the lottery…please….)

Another cool thing I learned is that the audio can be upload onto the Internet quick and convenient with the website http://hipcast.com/ . Isn’t it fabulous?

The best idea I liked is to create a blog, with the notices and perhaps the audios, as a media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student parents. I think it is a marvelous idea to do so, and it is probably a fantastic way to “disinfect” according to our brilliant master Robert. By the way, it is so cool that I learned a lot of cool words from CALL.

2008年10月19日 星期日

Journal #3 Searching A Workable Thesis Topic

For the past two weeks, I have been reading some of the thesis topics about translation. I searched the Electronic These and Dissertations System, Google, Google Scholar and also the theses of the seniors from AFL program. Actually I should have read through them thoroughly; however, I just read few pages from each chapter. I guess I will try harder when I find a potential topic.
The topics I have found interesting are “Differences in Simplific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Translations for Adults and for Children: A Corpus-based Study”, “A Study of Applying Portfolio Assessment in an Interpreter Training Course”, “The Lord of the Rings: Critique of the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etc. I would always like to do something fun like “The Use of Irony in Relation to the Main Themes in Mario Puzo’s The Godfather.” I thought that would be terribly cool if I can do something like this. And perhaps something related to soap opera, situational comedy, movie etc would do. However, it is said that the only research we can do should related to “translation” and “teaching.” To be honest, I have no interest in teaching at all; therefore, the only choice for me is translation. But never mind, I do like translation sometimes. From time to time, I translate some cases from the AFL office, or any other offices. Well, they should have been proofread by someone more professional though.
Anyway, I should have read some more theses in order to really set up a workable topic.
Aller!!! Aller!!! Aller!!!

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21世紀翻譯界的江湖

21世紀翻譯界的江湖

6. 翻譯工作者將會做甚麼
目錄 [首頁]
為甚麼譯林今天不再是昨天
新視域新願景新心態
怎樣翻譯才算好:21世紀專業範式
翻譯工作7大新趨勢
翻譯將會變成怎麼一回事
翻譯工作者將會做甚麼
如何叱咤譯林笑傲江湖
迎接翻譯新時代
註釋/參考
如果前專業時代的譯者是各師各法替作者做傳聲筒的忠僕,如果專業時代的譯者是按行規辦事的語言僱傭兵,後專業時代的譯者又有甚麼身份、角色、任務、願景?
6.1 誰是譯員?
正如第4節指出,在範式轉移之後,翻譯與非翻譯的界線變得模糊甚至不存在(註18)。而且「譯者」與「非譯者」的劃分再沒有多大意義,人人都是譯者,譯者天天做活也是動手做「人人」在做的事(包括資料搜集、採訪、重寫、改編、再創造、轉述等)。
如果翻譯仍然是個行業或專業的話,從業員有別於其他人的特徵、特殊本領、特別精神恐怕在於:
雙語雙文化的水平高;
眼界廣闊、判斷力強;
吸收及分析能力佳;
再表達的能力厲害;(註19)
堅持專業操守(包括倫理規範及服務精神)。
6.2 翻譯有甚麼任務?
憑著這些過人的本領及專業情操,新時代的譯者身居資訊傳播要衝,盡己所能在好幾方面項獻社會:
(1)促進資訊傳遞——透過最先進的科技及傳播學知識,讓民族之間加深了解,各種資訊以最有效的方式跨越語言、文化等障礙,送到有需要的接收者跟前,讓他們不費力接收、吸收(正如上文第2節介紹那樣)。
(2)捍衛人權保證資訊流通——由於譯者有腦有心,天下間的資訊又快又準傳送到地球每一個角落,再沒有政治經濟集團可以壟斷資訊愚民:20世紀期間不少獨裁政權封閉國內資訊流通,制止人民得悉政治真相,更有不少商業集團運用財力長期散播歪論顛倒是非誤導大眾,這些不幸的、醜陋的隨著新資訊科技普及翻譯工作水平提升,此等悲劇相信即將減少。
(3)影響文明前進的路向——由於譯者往往決定哪些資訊得以向誰發布,又有本事透過資訊發布影響大眾的思想行為,改變集體意識(包括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翻譯工作變成了人類文明的方向舵。藉著引進新的數據、思潮、觀念,翻譯工作不斷在推動文明的轉化。(註20)
(4)開拓精神文明——正如貝多芬、莎士比亞、杜甫等點石成金,將現存的材料(民謠、史料、民間故事、詩賦等)變成偉大的作品,豐盛了文化寶庫,提升了大眾的精神境界,翻譯工作者亦承繼發揚這種精神,在已有的資訊的基礎上創造新猷,為人間帶來更多美善的作品。

7. 如何叱咤譯林笑傲江湖
7.1 「解放」後又將如何?
在以前專門負責生產對等語篇式譯文的時代,翻譯工作者所需要的專業技術與眼光,主要在於文字表達的功力,了解原文的本事,認識原文語譯文語之間的文化差異,按照那個時代的工作方式與社會環境,譯者的自由度較小,要下的決定也少得多。再者,交由譯者翻譯的文字,相當大部分是重複的刻板式語篇,包括天氣報告、商業信札、會議記錄、法律條文、科學論文等。
21世紀初期,這類由語篇到語篇的翻譯將會越來越多地交給機器負責,翻譯工作者得到「解放」,無須再天天被重複而沉悶的文字束縛,反而把精力集中在構想並決定採用哪些策略來傳達信息,並運用創意在機器的協助之下執行,而且「翻譯」工作不再局限於一篇文字變成另一篇文字,反而靈活運用各種媒介傳達信息、甚至把信息「翻譯」為行動,推而廣之,教學、電視節目製作、搞社會運動、立法、公眾政策制訂、工業生產等等,都變成了整個「翻譯」過程的部分環節。
7.2 新戰場新戰士新裝備
面對如此重大的任務,這一代的譯者必需在「傳統」專業培訓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充份武裝自己,好勝任愉快。以下是一些建議:
(1)整全視域全天候觸覺——將自己由 “文字工匠” 的狹隘心態中解放出來,明白到「家事國事天下事」要「事事關心」,而且不斷掌握國際間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轉化趨勢,反思資訊傳播產生的影響,這樣才可以做好翻譯工作。
(2)道德責任感與承擔精神——按「忠於作者」「忠於原文」的原則做翻譯工作已經好不容易,加上需要對委托人、用家、社會等負責,挑戰更大,責任更重。譯者必須充份認識自己的角色,勇於承擔工作的後果,知道上乘的翻譯要求崇高的委身精神,個人的禍福往往置於度外。
(3)分析力判斷力——新時代的譯者不斷要評估哪些資訊需要譯、最好怎樣去譯出來,如何平衡作者、委托人、用家、社會等方面的利益、用家將如何接受自己的「產品」、譯文日後對各方面的影響等等,非有不凡的分析與判斷能力不辦。(以上1、2、3點,嚴復和林紓都可作為吾人典範。)
(4)重學的能力——學習(to learn)固然不易,清除已學到的東西(to un-learn)、重頭再學(to re-learn)更難。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今天學到的非常管用的東西,明天往往不合時宜成為負累,防礙我們用“空靈”的心去認識、接受新事物。為了有效率地吸收新事物掌握形勢,新時代的譯者必須習慣擺脫既有思想範式的囿限,靈活開放地面對新事物。
(5)多元翻譯技藝——不單具備生產另一種語言的對等語篇這種翻譯的“基本功”,還要擅長於各式各樣的再表達方式,包括按照幾種資料來源(多篇“原文”)編纂出一篇“譯文”及同一來源制造了多種“譯文”(例如專家使用版、教學用版、法律用版、娛樂性版、兒童版等),以及跨媒介的運作(例如把一篇文字“翻譯”為手語、電視劇、漫畫、演講詞等)。
(6)輔助翻譯的技藝——為了充分發揮翻譯工作的效能,盡善盡美完成任務,譯者還要掌握許多不同的技藝,包括編輯、美術設計、網頁設計及管理、演說、作曲、舞蹈、廣播、演戲、電影電節目制作,甚至翻譯管理(即是策劃及監督翻譯計劃進行)、人事管理等。
(7)感應能力——正如前述,21世紀的人類文明整體開始進入內省的階段,各層面的溝通愈益形而上化,即使比較平實具體的文字(像科技、法律、公文範圍的文獻),也不時涉及形而上的論述或概念,人文學科及藝術創作的文章更不用說,與此同時翻譯工作的角色與任務又比前代提高,為了妥善完成任務,譯者除了熟習運用比較機械式的邏輯理性分析及歷史重整式(historical construction)之類的手段之外,還要多多依賴直覺與整全性的了解(holistic understanding)。
要達到這種境界,翻譯工作者不但要多多發展右腦的能力,還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透過生理(飲食習慣、運動、休息的妥善配合)、社交(待人接物態度習慣等)靈性(提升精神狀態、開拓靈性空間等)的鍛鍊,隨時保持最佳的運作狀態。

8. 迎接翻譯新時代
讀者看到這裡,相信已經明白:
一個任務是“翻譯” 或者不是,不再重要;
一個行業叫做 “翻譯” 或甚麼別的,也不重要;
今天自稱做翻譯,日後大家理解為甚麼,也不重要;
今天學做翻譯,切莫以為日後就是這樣做。
“ 翻譯” 工作已經不再一樣,範式轉移正在進行。(註21)
重要的是 “翻譯” 終於堂堂正正成為生命影響生命的工程,值得有志氣有才華的人全情投入。


註釋:
在西方,Skopos Theory等講求目的的翻譯觀早已流行,但中文著述仍少見如何落實不以 “忠於原文”為本位的翻譯觀的討論。
參見周兆祥《生命的魔法》(香港: 水連天,1995),第8章。
參見Chau 1984.
參閱筆者分析Fit for Life中譯本的特徵,見周兆祥<譯評:理論與實踐>及<推銷一本推銷一種新生活的書>,載黎翠珍編《翻譯賞析》(香港: 商務,1994)
這種重編的策略還有至少四大優點:
可集多家之長,較為客觀全面介紹有關的資料與觀點,除去不合用或有問題的部分;
可用避重就輕等過濾手法,配合委託人的要求,
可引入最新資料與觀點;
省掉跟原著的作者、出版商的版權談判——其中涉及版稅及修訂重編原著內容的商議,往往沒完沒了。 當然所有資料的引用,必須充份又明確注明出處,不可侵犯知識版權,若是直接引述,必須按照按照法例先獲得版權擁有者書面授權。參見周兆祥《今後不要再翻譯的呼籲與論據》,《信報財經月刊》,第9卷,第5期,1985。
參見周兆祥1997,第2.3、2.4、2.5、2.6節,周兆祥1996b,第2章。
參見周兆祥1997b,第2.1節;周兆祥〈翻譯怎樣才算好〉,輯入周兆祥/周愛華1984。
參見周兆祥1997,第1.8、1.9、1.10節。
參見周兆祥1997,第4章。
同上,第1.6節。
參見黃霑〈廣告翻譯、蓄意叛逆〉,輯入劉靖之 1986,頁62-69。
參見周愛華〈不同語段種類的翻譯處理方法〉,輯入周兆祥/周愛華1984。
即是Eugene Nida所提的“closest natural equivlent”。
詳見周兆祥2002,第1節。
同上,第4節。
詳見周兆祥 1997, 第1及2章。
參見周兆祥1997。
參見 Robinson 1997.
參見周兆祥《翻譯怎樣才算好?》,載周兆祥2002。
參見Chau 1999。
參見Chau, Simon S.C., “Translating for the ‘New Age’: Theoretical, Professional and Pedagogic Implications,” Chan Sin-wai, ed. 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p.219-26.
參考:
林以亮(1984)《文學與翻譯》(臺北:皇冠) 劉靖之(1986)《翻譯論叢一九八六》(香港:商務)周兆祥、周愛華合著 (1984)《翻譯面面觀》,香港:文藝書屋周兆祥 (1986)《翻譯實務》,香港:商務周兆祥 (1996a)《翻譯初階》,香港:商務周兆祥(1996b)《專業翻譯》(香港:商務印書館)周兆祥(1997)《翻譯與人生》(香港:商務印書館) 周兆祥 (2002)《翻譯怎樣才算好》,香港:堯舜周兆祥《今後不要再翻譯的呼籲與論據》《信報財經月刊》,第9卷,第5期,1985。周兆祥<譯評:理論與實踐>及<推銷一本推銷一種新生活的書>,載黎翠珍編《翻譯賞析》(香港: 商務,1994)

Chau, Simon S.C. (1984), “Hermeneutics and the Translator --The Ontological Dimension of Translating”. Multilingua (Belgium), Vol. 3, No. 2, pages 71-77. Chau, Simon S.C.(1999), “From Anonymous Parasites to Transformation Agents----A ‘third World’ Vision of Translation for the New Millennium”, Gunilla Anderman & Margaret Rogers (eds), Word, Text, Translation, Liber Amicorum for Peter Newmark,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Ch.22.Chau, Simon S.C. (2001), “Translating for the ‘New Age’: Theoretical, Professional and Pedagogic Implications,” Chan Sin-wai, ed. Translation in Hong Kong: Past, Present and the Future,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p.219-26. Robinson, Douglas (1991), The Translator’s Turn. Baltimore, Maryland: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Robinson, Douglas (1997), Becoming a Translator, London: Routledge
周兆祥
香港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留學於英國愛丁堡大學應用語言學系,以翻譯教學法論文獲授博士銜,近年任英國語言學會中文科主考。
1989年加入香港浸會學院(今香港浸會大學)協助創辦翻譯學位課程,2005 年退休。
現於各大學及「流動生命」主持翻譯課(見http://hk.myblog.yahoo.com/simonchauhk/article?mid=536)。
電郵郵址:simon@simonchau.hk
(更多關於翻譯的討論可在 www.simonchau.hk 網站找到。)
(最新修訂2008.6---- 版權所有 © 水連天2008,複製請電郵simon@simonchau.hk安排。)

翻譯評鑑的理論與實踐

Untitled Document

翻譯評鑑的理論與實踐
        楊承淑           輔仁大學

  本文的論述重點在於探討翻譯理論與翻譯評鑑的關係。翻譯理論的目的是針對翻譯的現象或是過程,提出具有詮釋力的解釋,或是解決翻譯的問題。然而基於翻譯理論的著眼點與方法論與翻譯評鑑的目的並不一致,因此對於援引翻譯理論的方式與原則,有必要加以梳理並提出以翻譯評鑑為目的的實施方法與原則。關鍵詞:翻譯理論、翻譯評鑑、文本分析與評鑑方法、檢驗翻譯評鑑的基準一、前言  當翻譯活動的範疇侷限於特定的目的與領域時,我們對於翻譯的評鑑就較有可能以明確而清楚的基準加以訂定。例如,中國在東晉時期,道安(312~385A.D.)曾就鳩摩羅什來華之前長達六百年的佛典翻譯,在《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抄序》中,針對翻譯的問題提出了「五失本」與「三不易」的總括性檢討:前者是歸納漢譯佛典喪失梵本(或胡本)原貌的一些原因,而後者則是對於翻譯困難的深切體察。而在西方,針對聖經翻譯的評鑑,舉其大者有Savory (薩瓦里)1、Steiner(史坦納)2以及Nida (奈達)3等,基於自身的翻譯經驗與客觀分析所提出的評鑑方法與準則。  中外對於翻譯評鑑的著眼點與分析歸納的方式呈現出強烈的對比。中國的翻譯研究與評論,趨向於針對翻譯的實踐過程進行原則性的歸納,並對此提出具體的實踐方案。而西方的譯論則著重於分析文本(包括原文與譯文)的文體與結構、界定翻譯的目的、讀者、以及文類等。也就是說,把影響翻譯方法的前提條件與因素加以定義與分類,再從這個基礎上去探討翻譯的方法、準則、與高下。顯然,對比之下,中國的譯論沒有西方譯論來得脈絡分明,且具備條理化的(generalized)的客觀性與詮釋性。因此,借重西方翻譯研究的成果,進行對於翻譯的評鑑,可以說是較具客觀性與普遍性的方法。  尤其,進入二十世紀之後,翻譯活動日趨複雜,無論文本、媒體、譯法、讀者、以及翻譯的目的等,都與傳統上以宗教或文學為重心的經典翻譯,在規模與文本類型上產生了劇烈而多樣的變化。而且,歷經過去一世紀之久的翻譯興盛時期,如今我們面對翻譯成果無比豐碩、甚至同一譯作仍不斷有重譯作品的今天,若要以一項單一的翻譯評鑑基準,面對變化多端的譯作來加以有效地評鑑,顯然是不切實際、也是窒礙難行的。因此,我們只能在有效而明確的文本分類與定義之下,依照不同的翻譯目的與文本類型,訂定與其相應的翻譯評鑑指標,才有可能進行有效的翻譯評鑑。透過本文的研究與分析,希望能夠從我們已知的翻譯理論研究裡,找到符合評鑑目的的方法與準則,並能以模式化的方式達到具體可行的應用與實施層面。二、先行研究  西方翻譯理論勃興於二十世紀中葉,回首過去半世紀以來,不僅譯論的學說專著百花齊放,翻譯活動也是盛況空前。而翻譯活動又是孕育譯論不可或缺的溫床,兩者之間唯有相輔相成,才能相得益彰。產生卓越的譯論,可以促使譯作的品質與效率得到提升,而繁多的譯作,也為精闢的譯論提供了必要的檢證條件。因此,本節擬就譯論如何對於譯作的評鑑產生啟發與貢獻的角度,作為觀察與探討的重點。  依照上述觀點,我們可以把二十世紀以來的翻譯理論劃分為以下四類:(一) 文學譯論:以原語文本為主體,對於譯語文本與譯法為評論的重點。以Savory、George Steiner為代表。(二) 語言學譯論:把從原語到譯語的語言轉換方法視為探討的對象與主體。以John Catford、Nida為代表。(三) 文化譯論:探討譯本對於譯語社會、文化、語言等層面所產生的影響。以Theo Hermans 、Susan Bassnett、以及「目的理論」( Skopos Theory)等為代表。(四) 功能譯論:以翻譯的過程做為探討翻譯原則與方法的平臺。以Peter Newmark以及探討異化(foreignizing)與歸化(domesticating)問題的L. Venuti(文努迪)等為代表。   從譯論對文本的適用性以及解釋性的角度來看,適用於評鑑當前社會對翻譯需求較高的文本的譯論應屬第(二)與(四)類:語言學譯論與功能譯論。因為,第(一)類文學譯論偏重於經典與名著的翻譯,評鑑的項目之中,對於文本的版本、以及對原文作者的研究,佔據甚為重要的比重。這種對於原作與原作者的考察探究,與目前以傳遞專門知識或業務訊息為目的、偏重文本訊息內容的寫作目的,可以說是不同目的與思維方式之下的文類(genre),理應加以區別開來。至於,第(三)類文化譯論則根本完全不理會原文文本的語言或篇章結構,而是把文本的翻譯視為一種文化與社會現象,可以說是重視譯本而甚於原作的評論觀點。而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把第(二)與(四)兩類加以綜合運用,使得譯論的內容既能包含原語與譯語的對應關係,又能兼顧對譯法與翻譯過程的探討,就可以說是比較完整的翻譯評論,並有可能從而建立較為客觀具體的翻譯評鑑方法。因此,本文希望能夠針對譯作的目的與類別加以梳理,以進行分類與基準的建立,並就這些分類的基準上提出相應的評鑑指標,且舉出實例來做進一步的檢證與分析。三、翻譯理論與翻譯評鑑  翻譯理論的發展目的就是探討翻譯的過程,並將其中的規律有條理地描述出來。然而,在研究翻譯過程之前,首先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是翻譯的評鑑方法,這是因為翻譯研究必須以出色的譯作為研究標的。  翻譯的評鑑基準可以劃分為兩種相對的看法。一是以原文為重心的評鑑基準,另一則是以譯文為重心的評鑑基準。前者以經典翻譯為對象,如中國的佛經翻譯或是西方的聖經翻譯;後者則以實務翻譯為對象,如、新聞編譯、操作手冊、企業年報、影片翻譯、網頁翻譯等。  當然,有些文本的性質是介乎兩者之間的。因而,在評鑑基準上有需要採取融合兩者之長的方式。例如,公文或合約書的內容應以忠於原文為準則,但在書寫格式上則宜遵循譯文的法律文書規範,以免造成與譯文語體風格的不協調。尤其,當這份法律文件是準備提交給使用譯文的國家,進入該國法律程序的時候,更應以文本的使用效力為首要考量。  傳統的翻譯活動,大都以經典翻譯為主體。例如,中國的佛經翻譯始於二世紀中葉、東漢桓靈之世,由安世高肇始。但直到四世紀東晉時代,才有道安(312-385)提出對佛經翻譯的評鑑,亦即所謂的「五失本,三不易」。前者是指原本所記載的詞序、文體、內容,在譯本中有所變動、更易、缺漏;「三不易」則針對原文所處的時代、原創者(佛祖)的智慧、筆受者(記錄者)的謙謹恭敬,指陳譯文的創作環境與創作者的臨事態度等因素,制約了譯經的品質。道安的評鑑觀點,可以說是完全以複製原文為準則,無論文本的內容、結構、文體風格、作者的思維等,都以原文為最高典範,譯文只能竭力追求與原作內容、風格的等同。這樣的翻譯評鑑觀點,在古典譯論中迄今依然佔有屹立不搖的地位,成為其後中國評鑑翻譯時的核心價值。直到嚴復倡議的「信達雅」之說,仍可看出「以原文為尊」的翻譯評鑑觀的全面影響。甚至。鄰近的日本、韓國,對於翻譯的看法也深受這種「原文膜拜論」的影響,無論在學界、譯界,此一觀點至今依然根深蒂固。反之,與原作不等同的譯作,大都會被指為是失敗的翻譯。然而,如果要從這樣的觀點評鑑翻譯的話,恐怕節譯、編譯、或是基於讀者的認知(如,孩童)而做的小幅度改寫,都要被排除在翻譯之外了。  且讓我們回顧二十世紀的英國翻譯理論。英國歷經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生產活動興盛、經濟日益繁榮、教育文化普及、閱讀需求遽增的背景之下,促成長達四百年的翻譯活動繁盛時期。到了二十世紀中葉,進而成就了百家爭鳴的翻譯理論的勃興時期。  英國在前述翻譯活動的繁盛時期裡,其中影響力最大的事件就是1611年出版的《聖經欽定本》( Authorized Version )。共有47位學者參與了考證與翻譯的工作,並在執行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嚴格的翻譯規則,以避免譯者個人的偏見與任意的增刪。而當時的譯論也多傾向於以原文為尊的看法。如John Dryden (1631-1700)所稱:「譯者是原作者的奴僕,他只能在主人的莊園勞動,為葡萄整枝施肥,而釀出的葡萄酒卻是主人的。」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中葉,Theodore Horace Savory在其著作The Art of Translation (1957)就曾提到,既使神聖如聖經,也應視其文本功能與語言變化,宜有不同的版本與譯本,文本必須不斷地受到重新評價。也就是說,隨著聖經的文本是人們生活的指南,或是研讀神學的經典,乃至教會傳遞信仰的載體等,會因為文本功能的改變或是語言演變的因素,造成了原本的經典之作,無法順應繼之而起的社會需求,於是有了重新評鑑與翻譯的需要。  到了九十年代,翻譯理論中甚至出現了不探討原文,僅探討譯文價值的「目的理論」( Skopos Theory)。目的理論著眼於譯文對讀者的功能,指出原文與譯文之間的文化差異,以譯文中適切的(adequate)語境為指標,而不以等值(equivalence)為翻譯與評鑑的準則。此外,德國學者Schleiermacher4(施萊爾馬赫)曾於1813年提出翻譯與理解之間不可分割的關係,並指出翻譯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讓讀者靠近作者,而另一種則是讓作者靠近讀者。這種「以作者為中心的譯法」和「以讀者為中心的譯法」的觀點,突破了傳統的直譯和意譯的界限,對後來的學者產生了很大的影響。Venuti(1995)的異化與歸化觀點無疑是受到Schleiermacher理論的啟發。  Venuti在討論異化翻譯時,先對歸化翻譯的策略作了一番描述:遵守譯文文化的當前主流價值觀,並主張對原文採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以求譯文能符合本身的典律、出版潮流與政治需求。歸化翻譯的最大特點就是採用流暢地道的譯文進行翻譯,在翻譯的過程中,不但譯者的功力被流暢的譯文所掩蓋,而為之隱形,而且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也隨此被掩蓋,譯文的主流文化價值觀取代了原文的主流文化價值觀;同時,原文的陌生感已經淡化,而譯文則因此而變得較為透明易懂。此外,Venuti針對近五十年英譯歐洲文學作品,發現英美出版商與評論家多半以「通順」、「流暢」、「文采」等來稱許翻譯的品質,而往往並未論及是否忠於原文。  總體而言,六十年代迄今的翻譯理論發展趨向,可說從「以原文為尊」到「以譯文為重」的評價觀點。影響翻譯評鑑方法的相關變因可概括如下:    1. 容許文本內容、體裁、結構,因閱讀目的與載體特性而改變。  2. 翻譯的評鑑標準,就翻譯目的與載體特性而變動。  3. 採取多元的評鑑標準,並進行具有共識的彈性操作。四、翻譯評鑑的實施目的與類別基準  1994年,Peter Newmark5(紐馬克)提出了「關連翻譯法」(correlative approach)的概念。其定義為:原作或譯語文本的語言越重要,就越要緊貼原文來翻譯(close translation;即保存原詞語的外延意義、內涵意義、以及其用法等)。所謂重要是指,原文表示了某種特別有意義、有價值或必須永恆保持的事物。例如,權威性文本(莎士比亞名句),或是原文的語體風格應該予以尊重時,在翻譯上應採取音譯、直譯、歸化、釋義等各種方法力求保持原文的文義與文體。Peter Newmark認為除了考慮翻譯的目的、文本的類型以外,還要設想讀者的知識水平。當譯文讀者的知識水平與興趣,越與原文讀者相當,就越能接受原文的表達方式,並能接納直譯的翻譯風格。而同屬一篇文本中,有些部分宜採用直譯的「語義翻譯」(semantic translation),有些部分則適合採用意譯的「溝通翻譯」(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關連翻譯法超越了語義翻譯與溝通翻譯之間界限分明的區分法,讓二者相輔相成,並行不悖,把二者視為一個整體來運用。他的觀點對於當代的翻譯觀開啟了重要的思路,賦予翻譯評鑑更為具體可行的方法與理論詮釋。  根據Petre Newmark對於「語義翻譯」與「溝通翻譯」的定義,「語義翻譯」是指在譯入語的語義與句法結構允許的前提下,盡可能準確地再現原文的上下文意義,並保持原作的語言特色與表達方式;而「溝通翻譯」則要求譯文讀者所產生的效果,盡可能接近原文對讀者所產生的效果,重視的是信息傳遞的功效。而適用於這兩種譯法的文本界定則是:「語義翻譯」多用於「文本」與「思維過程」緊密相關的情況、注重作品的內涵與情感、或是注重語文的象徵意義,如自傳、私函、文學作品等;而「溝通翻譯」則多以提供信息、建議,或說服對方為目的,而不是注重思維過程的文本,如新聞報導、科技文章、公告等。除了Newmark概括性的翻譯理論與評鑑觀點之外,在文本的分類上,直接以翻譯評鑑為目的的研究尚有Juliane House(1981:51-106)6所提出的 “A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翻譯品質評鑑模型)值得我們作為文本分析與實務上的參考。  Juliane House的做法是把文本分類成八類7,評鑑方式則是以文本為對象,藉由比較原文(Source Text)與譯文(Translation Text)的異同,並進行一系列的評估。其標準是依據多項情境面向(situation dimensions)為基準,並透過句法(syntactic),詞彙(lexical)及文本結構(textual)等角度,評估每一面向所應具備的條件與要素。此外,並從文本本身所具備的傳達「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 與「人際互動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來檢視其文本功能,並藉此找出原文(ST)與譯文(TT)的差異。  其整體評鑑的完整架構如下:  <1> 語言使用者背景(dimensions of language user)   1-1地理起源(Geographic Origin)   1-2社會階級(Social Class)   1-3時代背景(Time)  <2>語言使用參數(dimensions of language use)   2-1媒介(medium)   2-2參與者 (participation)   2-3社會角色 (social role relationship)   2-4語言風格 (social attitude)    2-4.1句法   2-4.2詞彙   2-4.3文本結構   2-5職業場域 (province)  <3>原文功能檢視(Statement of Function)   3-1概念功能(ideational component)   3-2人際互動功能(interpersonal component)  Juliane House使用了八七種文本類型,包括科技、商業、期刊、旅遊手冊、宗教講道、政治講話、道德軼事、喜劇對話。我們首先看看他對科技文本所做的分析,並與文本整體的分析架構做一比較對照。文本一:科技類文本 (scientific text) House(1981:70-78)原文:德文(ST: German)譯文:英文(TT: English)<1> 語言使用者背景(dimensions of language user)  1-1 地理起源(Geographic Origin):無標,標準高地德語  1-2 社會階級(Social Class):無標,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  1-3 時代背景(Time):無標,現代德語<2> 語言使用參數(dimensions of language use)  2-1媒介(Medium): 簡單,用於閱讀 (simple written to be read)   2-1-1句法:少用省略句、聯繫性插入語、評論性插入語、口語標誌等。   2-1-2詞彙:遵循一套寫作的常套,無限定狀語,無插話及粗俗話等口語標誌。   2-1-3文本結構:文本的明確度相當高,沒有贅詞。文本以外顯的形式(emic)為主,且作者在組織訊息時,並未依賴生產與接受的情境。  2-2 參與者(Participation): 簡單,獨白(simple; monologue)   2-2-1句法:    1.直述句使用頻率高;少用疑問句與祈使句。    2.欠缺以第二人稱或所有格代名詞,來直接指名讀者。  2-3 社會角色(Social Role Relationship):    不對等的社會角色:對讀者而言,作者具專業權威。    作者的位階角色:數學教授,具特殊科技領域的專業。    作者的情境角色:教科書作者。    文本的主要功用是傳達正確與真實的訊息,作者與讀者間的社會角色,並不被重視,如此才有助於對文本內容的認知。   2-3-1句法:    1.常用非特指個人的 “man” 。    2.無人稱代名詞。    3.不使用第一及第二人稱代名詞,以使讀者將重心放於作者所傳達的題材。讓文本顯得中性且非關個人,符合科技性文本的一貫風格。如,使用複雜結構之 ‘無生'名詞組,和顯示邏輯性連結之動詞組。   2-3-3文本結構:    1. 詳實描述之本質,讓生手能高度理解。    2. 使用括弧及解釋。  2-4語言風格(Social Attitude):正式(formal),標示社會距離與非個人特質。   2-4-1句法:    1. 頻繁使用修飾結構複雜的名詞組。    2. 出現矯枉過正的語言結構,例如用未來式代替現在式。    3. 不用縮減詞及省略句。   2-4-2詞彙:    1. 不使用情態修飾狀語、感嘆詞、粗俗的表現。    2. 出現標示「正式(formal)」的詞彙術語或相關詞語。  2-5職業場域(Province): 物理相關方程式之應用   2-5-2 詞彙:    1.以複合名詞組的形式,頻繁使用複雜的科技術語。    2. 頻繁使用語源來自希臘文或拉丁文外來詞。    3. 出現科學方程式及特定科學慣用詞組。    4. 多抽象[+abstract]詞彙。    5. 使用的詞彙不含情緒語氣。    6. 完全欠缺情態修飾狀語,感嘆詞等表現情感的用詞。   2-5-3文本結構:主題動力(theme dynamics)和子句連結(clausal linkage)的各種機制,促使科技文本具有強烈的前後連貫性。主題動力(theme dynamics) 1. 透過內容邏輯推衍,事實與文意的連貫會反映在常套詞句上。如,次序、前方照應、後方照應、其他代用形式(名詞組、副詞、子句、句子等) 2. 使用外顯的詞組標示主題(theme) 3. 使用前景詞序(主題前置)以維持主題—題述(theme-rheme)順序。子句連結(clausal linkage)使用邏輯性子句連結詞(connector) <3>原文功能檢視 (Statement of Function)  3-1概念功能 (ideational component)  3-2人際互動功能 (interpersonal component)  作者主要目的是儘可能有效率及正確地傳送訊息,所以須確認文本適合讀者理解。作者須調整文本以符合讀者的某些需求。   由於House的精細描述與分析,使得文本的原型(prototype)有了清楚的輪廓與明確的內容。他舉出了語言使用者、語言使用參數、以及文本功能為主要的檢測方向。其中,份量最重的屬性與成分就是語言。可見,探討翻譯是無法離開語言內容與語言目的。我們透過他的文本分析架構,可以當成檢驗譯作是否周延的客觀指標,也可以用來挑選典型的原文,以免譯本受限於原作的篇章結構而偏離典型。此外,我們還可以援用House所使用的各項參數,來檢驗譯本是否合乎該類文本的典型。而不合乎典型的原因何在?是否有值得接受的理由?  此外,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原語與譯語的組合與上例呈現對比關係,而且是有別於書面文章的口語講話,來進一步觀察兩者之間的各項差異。政治演講(Political speech) House(1981:143-151) 原文:英文(ST: English)譯文:德文(TT: German)<1> 語言使用者背景(dimensions of language user)  1-1 地理起源(Geographic Origin):無標,標準英式英語  1-2 社會階級(Social Class):無標,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  1-3 時代背景(Time):無標,現代英語<2>語言使用參數(dimensions of language use)  2-1媒介(Medium):複雜,用來演講或閱讀之寫作且似有旁聽者 (complex: written to be spoken or written to be read as if heard)。   1. 以現行編排之文本模式寫成,或將其依照現行編排而讀的話,被視為演講之文本。   2.文本是為演講之後而得的話,則是閱讀之寫作且似有旁聽者。    3.整體而言,文本呈現自然(spontaneity)及非預設(non-premeditatedness) 的筆法。   4.使用聯繫性插入語、評論性插入語及插話,給人自然與主觀的感受。  2-1-1句法:   1. 使用破格句型及省略句型。   2. 子句連結時,有的出現連接詞,有的則省略連接詞,是屬於鬆散結構的文本。  2-1-2詞彙:無限定狀語詞組。  2-1-3文本結構:    注重文本的功能(etic),使用短暫的、地區性、及特指個人的指示詞。   1. 使用第一人稱單數及第二人稱複數代名詞。   2. 使用指示短暫時間之狀語詞組,例如:“now”。   3. 大量使用重複之筆法。  2-2 參與者(Participation):複雜。預期讀者會參與的獨白(complex monologue with anticipated addressee participation)。   2-2-1句法:    1. 直接指示詞: 使用第二人稱複數代名詞及所有格代名詞 (you/your)。    2. 第一人稱複數代名詞及所有格代名詞(we/ our)。   2-2-2詞彙及句法     預估(anticipated)讀者反應的對話。  2-3社會角色(Social Role Relationship)   1.不對等(Asymmetrical)的社會角色:    作者為國家首相(Prime Minister),具政治及行政權威。該國正處於戰爭中,作者為該國的精神及軍事領袖。讀者為該國國民。   2.作者的位階角色:    作者為戰爭中國家的首相與軍事領袖,讀者為該國民。   3.作者的情境角色:造訪讀者居住的城鎮,並且公開演講。    作者將自己視為與讀者等同身份,以淡化領導權。    作者嘗試在演講中,經由引導人民的注意力與情感,呼籲國民有義務參與,以創造戰爭的正面意義。   2-3-1句法    1.為強調人民同在一個大家庭“歸屬感” (belonging),“一致性“(solidarity),“同在一起”(togetherness)的情感,作者於代名詞前加上代表全體之代名詞“All”或 “All of us”。    2.國家領導者使用的言語具有命令性(order)及勸戒性(exhortation)。    3.作者的語言行為含有承諾性質(promise)。   2-3-2詞彙與句法     使用諮商趨於正式的談話風格,來強調作者的位階角色是領導者。  2-4 語言風格(Social Attitude):諮商趨於正式 (consultative-formal)    使用較華麗之修飾筆法,其中亦添加些許輕鬆之解讀。   2-4-1句法:    1. 不用縮減詞    2. 用特殊長句(extremely long sentences)顯示出文本的精細架構以及形成修飾的效果。    3. 常用被動語態及非特指個人的句法結構。   2-4-2詞彙:    運用不常使用的字,詞組;通常運用“前景式”(foregrounded)的筆法。  2-5 職業場域(Province):此文本具有勸戒(exhortation),勸誘(persuasive)及增強道德感(morale-boosting)的特質。   2-5-1句法:    1.語言中隱含著勸戒之意含。    2.用現在完成式之句法來指出過去事件。    3.子句連結時,有的出現連接詞(syndetically),有的則省略連接詞 (asyndetically);使用這種修辭法使用會造成一種引發情緒或顯現情緒(emotive) 的效果。   2-5-2詞彙:    1. 使用抽象性高的評價性定語及名詞組 (value adjective and nouns)。    2. 使用委婉的詞組,來淡化戰爭的痛苦。    3. 使用強調式的片語或詞組及最高級、比較級等句法。    4. 使用形象式語言(figurative language)。   2-5-3文本結構    1.主題動力(theme dynamics)     關鍵詞 (key-words) 或表示主題的詞彙會重覆。     使用部份語意相同的詞語來強調情感。    2. 類似的連結(iconic linkage)     如“some in the air, some in the coal mines... some in the homes”    3. 邏輯子句的連接(logical clause connection)     使用逆接接續詞“but”來強調對比 (highlight contrasts)。<3>原文功能檢視(Statement of Function)  3-1概念功能 (ideational component)  3-2人際互動功能 (interpersonal component)   1. 告知人民國家所面臨的戰爭情勢。   2. 抒發領導者對此次戰爭之感受,藉此影響人民對戰爭之心態及行為,進一步使人民有意願支持國家、且願為國家犧牲。    情境面向(situational dimensions)強烈,且明確標示出人際互動功能。    概念功能沒有明顯標示出來,但作者已將事實訊息隱藏在文本中。   從上述演講文本裡,我們發現House曾用在科技文本的分析架構,還是可以順利地應用在不同語言、文體風格、文本類型以及不同目的的文本裡。然而,我們也從這個口語文本與書面文本的分析裡,可以明顯地看出兩者之間的重大差異在於語言使用參數。以下就從各項語言參數,具體舉出兩者之間的對比關係:  1 媒介(medium):演講比文章複雜。  2 參與者(participation):演講比文章複雜,從獨白變為預期讀者參與。  3 社會角色 (social role relationship):演講者比作者與讀者間的互動為強  4 語言風格(social attitude):演講者比作者個人風格強烈   a 句法:演講多用第二人稱複數代名詞、常用第一人稱代名詞   b 詞彙:演講的贅詞多、重複多、並列句多。   c 文本結構:演講的文本結構較為鬆散。   此外,依照Newmark與House的論述,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為翻譯的評鑑概括為以下的評鑑原則:    1. 譯者在採取「直譯」或「意譯」時,應該是具有客觀準則的。例如,根據「關連翻譯法」的概念、或是「異化」與「歸化」的原則去進行翻譯等。反之,如果譯者所採行的譯法,會造成譯文的上下文產生衝突或矛盾的話,就表示譯者對於翻譯的判斷是不夠專業的。  2. 語篇結構與語言使用是文本的骨幹與內容,譯作應符合該文本類型的典範或原型,除非原作本就是偏離原型的文本。如果譯者採取偏離原型的文本結構或語言使用,應明確說明譯者的意圖與目的。否則,我們可以將譯作視為與原作失衡的作品。  3. 對於文本的社會功能,在譯本裡也應產生同等的效力。例如,1-2「社會階級」、2-3「社會角色」、2-5「職業場域」、以及3-2「人際互動功能」。因此,譯者對於文本內容所涉及的知識背景與社會角色等,都應該達到與原作相符,或是基於翻譯的特定目的而做轉化。換句話說,譯作展現的社會功能,是譯者基於翻譯的職責與專業的抉擇所做的研判結果。如果此一部份的功能未能顯現,譯作與原作還是難以達到對等地位的。五、對於翻譯評鑑機制的檢驗基準  當我們提出某種翻譯評鑑方法或檢測基準之際,其實也往往立即遭到是否客觀有效的質疑。對於這樣的質疑,筆者認為應該在提出評鑑機制的同時,加上一套自我評量的檢驗基準,才能免於產生武斷與主觀等偏差。如果依照House的評鑑分析,也來擬定一套評量翻譯評鑑是否客觀有效的量表,我們其實可以運用前節引述的評鑑架構,對於原文進行以下的檢驗。如果原作偏離典型的落差過大,我們應將原作視為特殊的文本,顯示這是較難翻譯的原作。因此,我們對於譯作的評鑑基準也應在相關項目上採取降低標準的評量方式。例如,在使用者背景方面,如果原文或原語是方言或俚俗下流的說話方式(如,法庭口譯較為常見。),或是以書面語言引經據典且非中等教育者熟悉的內容,就應視為偏離常態的文本,而給予較多的寬容。(相關項目與內容如下)<1>使用者背景(dimensions of user) 1-1 地理起源(Geographic Origin):無標,標準語 1-2 社會階級(Social Class):無標,受過教育者 1-3時代背景(Time):無標,現代語  在語言使用參數方面,媒介複雜、專有名詞或專業知識量大、訊息密集或是句子結構複雜的文本,應比簡單者給予較多的時間來進行翻譯或讓譯者做準備。例如,把說話的語速控制在一分鐘100-120字8的正常速度範疇中的下限,或是準備時間不記入考試時間之內(如,澳洲NAATI)。或者,下列各項因素裡,如果發生了不易判斷的情況,也應視為偏離常態。例如,無法在文本裡找到足以確認讀者對象的線索。此一部份在整體評鑑中,所佔比重最高,也是進行評鑑翻譯之前,應審慎檢討的部分。在澳洲NAATI的認證考試辦法中,甚至規定所有非英語的考題,都必須先譯成英語,以便在考題審核委員會裡,對於考題內容與難易程度做出最後的判斷與調整。<2> 語言使用參數 (dimensions of language use) 2-1媒介(medium):簡單或複雜? 2-2參與者(participation):獨白或雙向? 2-3社會角色(social role relationship):上對下或下對上? 2-4語言風格(social attitude):個人風格強烈或平淡或隱藏?   正式或非正式?  2-4.1句法:句子長或短?句構複雜或單純?   2-4.2詞彙:專有名詞或情感詞或數量詞?重複或並列?  2-4.3文本結構:嚴謹或鬆散? 2-5職業場域(province):專業範疇或常識範疇?  此外,我們要關切的問題是,翻譯所要達成的目的與任務何在?原文的文本功能是否就是譯本所追求的功能?原作與讀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在譯本中是否也可以達成,或是原作原本沒有的人際功能,在譯本裡可能創造出新的關係嗎?例如,政治講話的文本,其領袖與國民共同面臨戰爭的立場與心境,在譯語國家是難以重現的。<3>原文功能檢視(Statement of Function) 3-1概念功能(ideational component) 3-2人際互動功能(interpersonal component)     除了與文本相關的檢驗之外,我們還應明確指出評鑑的目的何在。是選出年度最佳小說?還是選拔年度最佳譯者?是翻譯系所的畢業考試?或是舉辦翻譯資格證書考試?授予執業的翻譯證照,分別是哪些級別?上述問題都需要清楚地加以定義,並準確地描述出考試的目的與範疇。要求「最佳」的翻譯等級,與要求達到門檻的翻譯基準,是不能以同一標準去等量齊觀的。  最後,就是評鑑的技術問題。在加拿大翻譯局,有一套評量翻譯水平的抽檢制度,無法通過評鑑的譯者將要負擔翻譯重譯之後的費用,其中有些是修改後可以接受的翻譯,有些則需面臨完全重譯的命運。此外,澳洲NAATI的翻譯認證考試,得到65-69分之間的考生(70分及格),有權利要求評審人寫出理由來。這些檢驗評鑑技術的機制,雖然增加了評審人的負擔與困難,但也使得複雜的評鑑技術,有了一道相對均衡的力量,避免人為的疏失或主觀判斷造成的遺憾。六、結語  翻譯理論的目的未必是為了評鑑而設的,某些翻譯理論也只能針對一部份的翻譯現象做出較為完整的詮釋,因此,翻譯評鑑對於理論的援引固然不能不去注重,但也不宜僵化地套用理論而不問評鑑的目的何在,評鑑的方法是否具體可行?例如,當評審面對一項高達70多項的翻譯評鑑指標,試問這樣的評鑑量表是否應附加操作手冊?或曾否考量過評鑑的時間可能比翻譯需時更久?在翻譯理論中所描述的評鑑,通常以「理想的翻譯」為藍本;而我們實際進行評鑑的目的與需求,則往往是以「符合評鑑目的的翻譯」為基準。兩者之間的關係,永遠像是擺盪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作為,既渴望達到理想的境界、卻又無法不跟現實妥協。這就像是翻譯的過程與結果,譯者其實都很清楚百分之百的「完美翻譯」是不可能的,但正因為譯者從不絕望,所以對於「完美翻譯」的追求也沒有休止過。<<參考文獻>>Anthony Pym(1995)“Schleiermacher and the Problem of Blendlinge”, Translation and Literature 4/1 , 5-30. Edinburgh :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Bassnett, Susan.(1991)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Bell, Roger(1991)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 Theory and Practice, NY: Longman.Brower, Reuben Arthur.(1966, c1959)On Transl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uehler, H.(1986). Linguistic(semantic)and Extra-linguistic(pragmatic)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Interpreters, Multilingua, 5(4), 231-236.Catford, John.(1965)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entzler, Edwin(1993)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nd ed.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2001, pp78-81Gerver, D.(1976)Language Interpre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Premium Press.Gile, D.(1989a)“Scientific Research vs. Personal Theorie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Interpretation” In Gran, Laura & Taylor, Christopher(Eds.) Aspects of Applied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Roundtable o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ovember 16, 1989. Campanotto Editore: udine.Gile, D.(1989b)“Research Proposals for Interpreters”In Gran, Laura & Taylor, Christopher(Eds.)Aspects of Applied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Roundtable o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ovember 16, 1989. Campanotto Editore: Udine.Gile, D.(1991)“Methodological Aspects of Interpretation(and Translation)Research.” Target 3:2.(1991): 153-174.House, Juliane(1981)A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Germany: Gunter Narr Verlag Tubingen.Hung, Eva(Editor)(2002)Tea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4.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Kelloghan, Thomas.(1982)The Effects of Standardized Testing.Kluwer NijhoffKim, 金珍我 等(2001)《預備翻譯師資格檢定考試評價基準之研究》漢城:BK21事業團2組(筆譯部 資格檢定組)研究論文(中譯本)。Lee, Yuk Ming李育明 (1994) The Training and Evaluation of Court Interpreters in Hong Kong,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語言系碩士論文。Liao, 廖七一等編著(2000) 《當代英國翻譯理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Lee, Yuk Ming李育明 (2002)〈法庭傳譯的工作〉《法律翻譯:從實踐出發》(陸慧文主編)香港:中華書局,199-226。Martin, P M(1991)Interpreting and the Law. Australi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NAATI 19th annual report, 1997-1998 Canberra, 1998NAATI Homepage,1999NAATI Manual for Candidates, 14th Edition, Canberra, 1999 Newmark, Peter(1981)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Pearson Education.Newmark, Peter(1988/1995)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ion Data.Newmark, Peter(1991)About Translation. Multilingual Matters.Nida, Eugene A.(1964)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IDEN E.J.BrillNida Eugene A. &Charles Taber.(1969).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 J. BrilQi, Wei Jun齊偉鈞/陳漢生編著(1998)《英語高級口譯資格證照考試應試指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齊偉鈞、嚴正寶、羅杏煥、薛非、楊承淑(2003)《實施口筆譯專業認證制度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樹德科技大學:2003.1.24。Savory, Theodore H.(1957)The Art of Translation. London: Cape.Schleiermacher F.(1813)U..ber die verschiedenen Methoden des U..bersetzens.Schulte, R. & Biguenet, J.(1992)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Seleskovitch, Danica(1978)Interpre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Washington, D. C.: Pen & booth.Steiner, George(1975)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 Transl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trauss, Anselm(1997)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United States: Sage Publications, Inc.Sperber, D.& Wilson, D.(1995)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Venuti, Lawrence.(1995)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Xu, Yu-zeng許玉增(1994)〈中文翻譯高手談翻譯〉 中文翻譯系列報導(三). 自立快報 (澳洲) 1994.11.7Yang, Cheng-shu楊承淑(1998a)〈口譯「專業考試」的評鑑意義與功能〉《翻譯學研究集刊》第三輯,155-165。Yang, Cheng-shu楊承淑(1999)〈從口譯的職業分類與技術分級談口譯教學〉《翻譯學研究集刊》第四輯,301-310。Yang, Cheng-shu楊承淑(2000a)〈臺灣口譯發展的趨向與特徵〉,《亞洲翻譯傳統與現代動向》,北京大學出版社,190-204,北京。Yang, Cheng-shu楊承淑(2000b)《口譯教學研究:理論與實踐》輔仁大學出版社。Yang, Cheng-shu楊承淑(2000c)《臺灣口筆譯認證制度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書面報告。Yang, Cheng-shu楊承淑(2000e)〈論口譯的價值與價格〉《翻譯學研究集刊》第五輯,197-209。Yang, Cheng-shu楊承淑 (2001)〈從口譯的職業分析探討口譯教學的方針〉,《翻譯學研究集刊》第六輯,153-171。臺北:臺灣翻譯學學會。Yang, Cheng-shu楊承淑(2001)〈口筆譯業務管理研究〉2001/12/06於香港大學舉行之FIT Third Asian Translators' Forum 中宣讀。 初稿收件:民國92年10月 3日完成修正:民國92年11月25日正式接受:民國92年12月 2日
楊承淑,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教授。通訊作者:楊承淑,242臺北縣新莊市中正路510號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E-mail: flcg1009@mails.fju.edu. tw1 Savory (1957) 在 Art of Translation.中,曾探討聖經在社會需求的變化與翻譯文體的適切性。2 Steiner (1975) 的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針對經典及文學名著,分析翻譯的闡釋過程,以及何謂成功與失敗的翻譯。3 Eugene A. Nida是著名的聖經翻譯者,也是近代西方翻譯史上代表性的人物。他的翻譯研究範圍橫跨語言學、語義學(Semantics)、人類學、通訊工程學等領域,並提出了許多實際應用在翻譯操作上的理論與方法,以及機械翻譯(Machine Translation)的實踐方法。4 Schleiermacher F.(1813)U?ber die verschiedenen Methoden des U?bersetzens.5 Newmark, Peter. (1995)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ion Data6本書是作者1976年的博士論文修訂後的正式出版著作。7 各類文本內容,請詳本書附錄273-344頁。8 這是Gerver(1976:172-174)與Seleskovitch (1965) 的研究均獲致一致結論,指口譯時講者的說話理想語速(sourse language input rate ),應為一分鐘100-120個英文字。

    Translation Assess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Cheng-Shu Yang       National Institute for Translation and Compil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goal of translation theory is explain the translation phenomena and process, or to resolve translations issues. Since the focus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ranslation assessment,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compile and sort out the method and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theory applications, and put forward a set of practical methods and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on assessment.Keywords: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evaluation, text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standards for translation assessment
<<回目錄>>

譯步譯趨 - yam天空部落

譯步譯趨 - yam天空部落

2008年10月9日 星期四

Journal #2 2008/10/09 A Wonderful Trip to 2008 Asia Pacific Traditional Arts Festival “Wow Philippines”

A Wonderful Trip to 2008 Asia Pacific Traditional Arts Festival “Wow Philippines”
2008亞太傳統藝術節::萬象千島菲律賓::驚豔之旅

I originally participated in this event because of Dr. Johanson who works as an interpreter and host in the Arts Festival. Before actually arrived at the Council for Culture Affairs, I had no idea of what this is like. Not until I see so many video cameras and media did I know it was a press conference. After the addresses of the hosts and the honest guests, I got a better picture of this excellent event which introduces cultures and traditions of the Philippines. It also mentioned a series of fabulous events of this Arts Festival afterwards.
I started to feel that what a worthwhile trip I have come to when the Filipino performers are performing their marvelous traditional dancing and music with their unique costumes. I indeed enjoyed the show very much, especially one of the episode the performers combined their music with traditional Taiwanese folk music which is “Alishan’s Girls.” I really appreciated the organizer’s idea of using traditional art performances as a media to achieve culture exchanges.
Another part I liked of this event is that I have a great chance to watch my honorable professor Johanson’s wonderful demonstration as an interpreter. Even though it was not a very formal interpreting scene, I liked the way Mr. Johanson summarized and paraphrased what the speakers said when the speakers hardly paused.
It was indeed a fruitful trip. Thanks to Dr. Johanson’s encouragement of participating such a wonderful event.
一開始是周若漢老師邀請我們去參加這個活動,因為老師在藝術節活動裡擔任翻譯。在到達文建會之前,我並不曉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活動,直到到達現場看到許多綠影機、相機與新聞媒體,才知道那是個記者會。而活動開始後,主持人及與會貴賓致詞後,我才更了解這是個文化交流,介紹菲律賓文化後續一連串活動藝術節的活動。
致詞完後,陸陸續續有菲律賓傳統歌舞、音樂的表演,讓我覺得真是不虛此行,完全沉浸在一種獨特的文化洗禮當中。當中有一段歌舞還穿插台灣傳統歌謠「阿里山的姑娘」讓我覺得很用心。我認為主辦單位安排傳統藝術表演來達成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實在是在適合不過了。
此外,在這次的活動中我感到很榮幸,可以見識到我們尊敬的周若漢老師上台主詞及口譯。儘管這不是個很正式的口譯場合,但是我認為周老師口譯的很棒,因為儘管講者在幾乎不停頓的情況下,他用幾句話概括了最精髓的部份。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技巧。
這次參加這個活動,真是滿載而歸。謝謝周若漢老師鼓勵我們參加那麼棒的一個活動!

Journal #1 About “Blackboard”

Tina Lin 2nd Oct, 2008
Johanson’s CALL Research Journal #1
About “Blackboard”
Undeniably, the idea of a “paperless semester” is remarkably impress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However, sometimes we still print out the announcements or schedules online to ensure that we don’t miss a tiny message. In the following, therefore, I have some suggestions.
To begin with, I am not sure whether the site’s music is inspirational or not, but I am sure it is really helpful to keep me awake at night. Actually I think Blackboard can be one of an efficient way of communication only if it is clean and well organized. As I see it, it is good to put every material and e-toy we learn from the class on Blackboard. I suggest the sentences and words on the bulletin board can be short and concise which is better for us to understand at a glance. The bulletin board can be improved in a lot of ways; for instance, the announcements should be placed in chronicle order, and the announcements that are from previous semesters could be fixed at the bottom. Otherwise we will miss the message by search the latest one randomly. In addition, probably we can add a forum or discussion board which is capable for us to leave messages, questions or any suggestions about the course or anything related to our studying. I guess that would be even more helpful and useful of Blackboard.
Despite some of the flaws, Blackboard does have its advantages such as the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It is actually a very good way to achieve the paperless semester dream. Besides, I am very appreciated to have every single thing we should achieve during a week online. Also, some awesome presentations of brilliant students from previous classes indeed provided me a lot of ideas about this course.
As a matter of fact, I do feel a bit overwhelmed by everything these first weeks.
Nevertheless, I am really entertained by Robert’s humorous way of teaching. I hope I will learn a lot of fascinating stuffs and tools in this course. And of course, learn the tips of graduating from this program as fast as I can. Last, after some discussions with my classmates, I would really like to know what exactly “trend piece” is. Could you please kindly let us know? Thanks a million times.

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Guinea Pig Sounds

Please note that these are large files! It seems that some GPs seem to make different sounds to ours - perhaps there are different GP dialects!
1. Happy?? This is the noise ours makes [size 177KBytes]
2. Give me F O O D [size 181Kbytes]
3. Lust [size 70Kbytes]
4. Don't Touch Me! (or is this fear)[141Kbytes]
5. Come any closer and you're history ! [70Kbytes]